近期金贝街,共享充电宝、共享单车、停车等领域“向上取整”计费的问题,引来不少关注。
“向上取整”为何成了“行业惯例”?是否损害消费者权益?
“向上取整”涉及多个行业
“停车30分7秒,却按45分钟收费。”北京白领刘女士向记者吐槽,最近停车时遇上的“向上取整”收费问题。她十分不解:明明只超了几秒钟,为何要按1个计时单位计费?联系停车场物业后,得到的回复更让她无奈:“别说超7秒,超1秒也这么收,系统就是这么设置的。”
图为某大厦停车场停车费支付订单截图。(受访者供图)
与刘女士不同,李先生成功追回了多收的费用。他租借充电宝时仅用了5分钟,却被按30分钟标准收费。该充电宝的计费规则为:2.5元/ 30分钟金贝街,前2分钟内归还免费。李先生觉得不合理:“只比免费时长多3分钟,远没到30分钟,凭啥按30分钟算?”他随即以“费用异议”申请退款,平台秒退钱款。
“申请就退,不申请就默认,这规定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?”李先生直言。
图为某共享充电宝申请退款页面截图。(受访者供图)
此前,快递行业收费计重“向上取整”问题引发广泛关注。近日,国家邮政局针对该问题,指导相关企业结合自身实际,参照《快递服务》国家标准,优化完善服务收费计重规则。相关企业进行调整,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,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。
“‘向上取整’的定价规则明显不公平不合理,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。”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,“向上取整”收费方式涉嫌违反价格法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“公平合理定价”的规定。“即使企业标注了收费规则,但若规则本身显失公平,仍涉嫌违法。”
“行业惯例”不是挡箭牌
当被问及为何坚持“向上取整”,“行业惯例”似乎成为统一回复。
陈音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:“企业以‘行业惯例’推卸责任同样站不住脚。行业惯例不是挡箭牌,不能违反法律法规,不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对于一些新模式新业态,在创新发展初期,消费者容忍度可能会高一些,有关部门也可能采取‘审慎包容’的监管态度。但当行业形成规模之后,企业仍延续初创时采取的不合理收费规则,暴露了企业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淡薄。”
“单个消费者维权金额虽小,但企业通过成千上万的交易量就会实现大量获利。”陈音江说。
陈音江表示,从企业自律角度,相关企业要依法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,同时落实明码标价与收费规则公示制度,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。从监管层面来说,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,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,要依法责令整改落实,对于拒不改正的,可依法采取罚款、停业整顿、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,提高企业违法成本。
陈音江建议,若消费者发现收费不合理问题,可要求相关企业退还多收费用,如果协商不成,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,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不让企业抱有侥幸心理。
记者:游苏杭 闫雨昕 陈凯茵金贝街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