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暑假牛博,潍坊青州处处涌动着青春的活力,从古色古香的松林书院到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中心,从乡村实践站到文化广场,随处可见青春身影忙碌的景象。1200余名大学生带着专业知识与服务热情,走进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和文化书院,用智慧与汗水服务家乡,为古城注入蓬勃的现代文明活力,形成了暑期文明实践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近年来,青州市高度重视青年在基层文明实践中的生力军作用,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团委、教体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,搭建高效对接平台,着力破解大学生基层服务中“落地难、对接难、持续难”等问题。通过织密服务网络,依托市、镇、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,构建起“中心统筹、站所支撑、书院增色”的服务体系,精准对接基层需求。围绕民生实际与地方文化特色,孵化出“宋韵长卷”“银龄守护”“文博小使者”等42个品牌项目,增强服务针对性和吸引力。
展开剩余63%在青州,广大青年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,将学识转化为服务实践:在文化传承领域化身“文化主讲人”,运用动画课件让历史名贤故事焕发新生;策划主题导览,梳理典籍史料;组织非遗体验活动,让传统技艺成为“活态课堂”;开发“青州历史文化趣味课堂”,通过互动游戏、角色扮演等方式,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家乡文化。在民生服务前沿深入社区、养老院,开展健康科普、义诊服务和心理关怀;在“四点半课堂”提供课业辅导与创意课程;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技术,增强防诈骗意识;设立便民服务站点,提供法律咨询与心理疏导;“青春潍护”等文明实践小分队累计服务老人1200余人次,获得群众一致好评。
○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,实现了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的“双向奔赴”。据介绍,青州与本地高校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,依托“青鸟计划”精准招募人才,在重点实践场所设立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,创新推行“高校导师+社区导师”双导师制,今年暑期成功吸引500余名青州籍学子返乡实践。同时引入蒲公英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等12家专业社会组织,为项目实施提供全链条支持,确保服务活动有序、高效开展。
○“大学生们带来的新知识、新方法,弥补了基层公共服务短板,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‘最后一公里’,有效助力社区服务提质升级,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400余场,服务群众超万人次,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。”青州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一科科长解宁宁告诉记者,基层实践也锤炼了青年的综合能力,广袤基层成为大学生认识国情、培育乡情、服务乡亲的重要课堂,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,提升沟通协调能力,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。许多学生表示,通过这次实践,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,更深刻体会到了服务社会的价值与意义。
如今,这场“青春风暴”已成为青州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、焕发千年古城时代新韵的强大动力牛博,探索出青年扎根家乡、服务社会、助力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。青州市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,推动大学生参与文明实践常态化、长效化发展,让“青春风暴”四季常青,为古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青春动能。
发布于:山东省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