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近日,半淞园路街道人大代表组以“聚焦民生工程、倾听群众心声”为主题,开展三季度主题活动,并与“社区环境与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”监督小组联动推进专题监督工作。活动把履职现场搬到民生项目一线,用脚步丈量发展温度掌牛宝,用行动回应群众期盼。
代表们来到保屯路211弄小梁薄板房改造项目,实地查看居民回搬前的项目情况。大家沿着施工区域逐一察看房屋主体结构质量、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度、室内装修收尾进度等,边看边问,不时驻足同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,重点了解居民最为关心的回搬时间、户型优化设计、便民设施安装等问题。通过现场踏勘,代表们掌握了第一手情况,也为后续监督找准了切入点。“民生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。”人大代表庞军表示,把监督搬到工地现场,就是要让“设计图上的房子”变成“群众心里的安心”,让居民能切身感受到代表监督就在身边。
改造前
改造后
随后的座谈会在街道基层实践站举行,会上还特别邀请了保屯路211弄的居民代表参与。居民们结合实地看房的所见所感,畅所欲言:居民王叔叔注意到了阳台洗衣机运输和安装空间不够、洗手盆挤占了床的安放位置,询问施工方的改造可能;居民俞阿姨则关注到厨房水槽大小和管道裸露等使用细节,期待进一步优化;居民刘伯伯关心晾衣空间等日常生活便利问题,希望接下来的改造更贴近实际;居民朱阿姨还前瞻性地提出,回搬后需要加强物业和环境的长效管理,营造宜居环境。意见看似琐碎,却直指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实痛点。代表们边听边记,耐心回应,并表示将对这些意见建议分类整理,作为社情民意逐条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,确保问题有回音、需求有反馈。
在回应群众关切时,人大代表们强调,通过此次高效互动,把民意直通车开进“家门口”,让监督真正成为“带温度的监督”。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,把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,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措施,确保群众的合理需求能落地见效。正如人大代表施伟表示的那样:“民生工程不是建成就算完成,只有居民满意才是真正的达标。我们将持续跟踪,直到每一个合理诉求都得到妥善解决。”座谈现场,张铭、潘晓春、蔡求是、马长忠、陶晶、来斐等社区代表也从各自角度对居民代表的提问做了回应,承诺将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,第一时间向居民通报最新动态,并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,形成信息共享机制,积累成功经验。居民、人大代表、社区代表、街道、施工方各方共同努力,“五龙治水”,把“好事做圆满”。
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履职实践,更是一次民意直达、回应关切的生动示范。代表走进项目、居民走进座谈、问题走进清单,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场景。居民们纷纷表示,代表们的监督和关心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和安心感,对即将回搬充满期待。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表示,通过此次活动,民生工程不仅有了“硬指标”的推进,更注入了“软温度”的关怀,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深入群众、贴近生活、服务民生的履职风采。接下来半淞代表组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重点项目,未来在更多的项目中推广“一线履职+现场对话”模式,把更多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带到决策和落实环节中去,真正实现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。
代表们离开时掌牛宝,保屯路211弄的工人师傅们仍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。随着居民即将陆续回搬,半淞人大代表组的关注却不会就此停止——他们已将居民提出的问题列入跟踪清单,将持续督促整改,直到居民真正满意为止。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